(相关资料图)
不到5年时间,42支职业足球队退出职业联赛或就地解散。中国足球,面临最严峻的考验。中超等职业联赛,作为国足的基石,一旦崩盘国足将瞬间被“夷为平地”。而目前的中超、中甲、中乙甚至是中冠联赛,已经濒临崩盘。导致各级别联赛濒临崩盘的原因只有一个字:钱。据《足球报》报道,在足协大力度整治欠薪的情况下,2023赛季已经又有2家俱乐部出现或即将出现新的欠薪情况。这说明,整治欠薪的手段或政策,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。因为,整治欠薪的手段或者政策,并未解决欠薪的根本原因:没钱!
据《足球报》报道:目前中国足球的资金缺口在12亿到20亿左右。如果想要救活中国足球职业联赛,那么至少要补贴12亿才可以。如果,想要连中冠联赛一起救,那么就需要补贴20亿。然而,大家都清楚,靠补贴只能救急,却不能救命。想要可持续的发展,就目前中国足球的情况,各级联赛的俱乐部必须自我输血或造血才可以救命。
看过本赛季中超联赛的球迷,应该都注意到了。联赛质量的下降,并没有浇灭球迷们的热情。这说明,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还是有市场的。只要有市场,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就有存活的空间。但是,前提是需要足协把这个空间,还给各级联赛的俱乐部。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取消中性名政策,恢复企业冠名。
很多人,包括足协领导和球迷及一些媒体人。都认为,中国职业足球联赛,不能走回头路,要继续执行中性名政策。理由很简单:纵观世界足坛,成熟的职业联赛几乎清一色的中性名,这样更加有利于球队文化的延续和培养。然而,当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中性名,却不具备这样的作用。因为,我们的中性名是随时可以变更的。比如:上个赛季的河南嵩山龙门足球俱乐部,本赛季就叫河南队了。这叫什么中性名?这叫什么球队文化的延续和培养?
既然如此,我们为什么不结合中国足球的实际情况,取消中性名政策,恢复企业冠名权呢?借用古人的一句话: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。如果,联赛都不复存在了,中性名还有何意义?据《足球报》报道,完成多元股改的山东泰山队,若不是俱乐部此前留下的近6亿资金,山东泰山俱乐部已经没有资金可用了。如此看来,多元股改也将烂尾。所以说,中超、中甲等各级职业联赛,取消中性名恢复企业冠名,已经刻不容缓。
标签: